第317页

于是国家便在多次考量之后,最终决定加大对华晶的直接资金投入,并且和远芯达成默契——即制程由“财大气粗”的远芯来负责突破,华晶则重点进行规模扩张,完成低端芯片的国产化。

而对远芯的扶持则表现在各种政策、税收的照顾,以及外汇的倾斜上。

“所以,该引进的人才是要引进,特别是那些潜在对手的技术骨干。”

张汝金笑了笑,继续道:“至于薪水问题,我想了想,引进的人还是以期权为主,薪水为辅。同时设定资历和年限的奖励池,这样无论是挖来的员工也好,还是大陆员工也好,都对未来有所期待。”

“嗯,而且还得定下薪水保密规矩。”苏远山想到后世很多公司都不准问薪水的规矩,自嘲地摇了摇头。突然他微微一怔,想到张汝金那句“潜在对手的技术骨干”。

“张叔,你听过积电有个叫梁孟嵩的没?”

张汝金略一思索后点头:“听说过,邱慈耘的校友师兄,伯克利的。”

“能挖吗?”

第259章 是个好人

坦白说,苏远山对梁孟松一直都很警惕。

搞工程不像搞材料,搞工程主要还是看技术能力,看技术敏锐,运气的成分要少很多。

因此在一开始,他便专门为梁孟松,或者说未来的两大关键技术准备了两个后手——他两个师兄。

一个唐文杰从92年开始就走ffet的方向,一个陈建国从93年开始搞铜导线技术。前者比胡正明教授早了五年,后者比蒋尚义和梁孟松搞定铜导线技术早了十年。

——如果按张汝京所说,能够提前把那些潜在对手的技术骨干挖过来,那岂不是更好?

张汝金有些惊讶苏远山为什么会点名梁孟松,要知道,台积电现在虽然发展势头很快,证明了专业代工厂这条路可以走,而且今年也在岛上成功上市。但无论是技术实力还是体量都比不过同是岛上的联电。就更别说tel,nec,ib,德仪等id巨头了。

不过既然苏远山说了,张汝金自然也就留了个心,他想了想道:“可以试试,但还得看这人在台积电有没有股权奖励——不过只要开出足够的筹码,给出足够的诚意,一般都能挖动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