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某些人就想多了。如果真要逼到那一步,我给相关人员签终身合同,给住房福利,退休制度。我还不信了,我这里栽下了梧桐树,还引不来金凤凰。”
苏远山一点也不慌。
苏星河笑着摇了摇头:“想太简单了,钱不是万能的。”
苏远山笑道:“合作嘛,总得逼一下。不然总是把我们有钱人当肥羊怎么行?”
第二卷 乘波扬帆
第124章 郑振川的春天
郑振川回到家中。
这套两室一厅的老式住房,他已经住了十几年。直到儿子上了高中,他才算是有了正式的书房。而如今,政策在逐步取消单位分房,他这种“科研老人”,恐怕下半辈子就得蜗居在此了。
妻子和他同单位,本来两人是可以拥有更大住房的资格的。但一来住房紧张,再加上儿子也很少回家,是以他就发扬了风格,没去抢三居室的新房。这样一来单位上也没有“亏待”他,让他主导了光刻机的设计,也评上了研究员资格。
而此时,苏远山的话不断在耳边回响。
——“安贫乐道不是求贫乐道,科学家不应该追求享乐,但更不应该陷入穷困。”
妻子正在厨房煮饭,郑振川点燃香烟,打开彩电。
电视上正在播放新闻。
“下面播放一条喜讯:我国第一台步进式投影光刻机日前正式在中科院光学仪器研究所研发成功,并顺利通过专家组验收。”
伴随着播音员的笑脸,新闻画面中出现了自己在向周伯光等一行人进行讲解的画面。画面中,所有人都意气风发,微笑满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