萨沙正在以一个建筑者的思维思考,易弦拍拍他肩膀,温和地笑,“别担心,等你教我们做夯土呢。你不能光教理论不教实践吧?”
萨沙一愣,心中大叫:上当了!
何田在教他烧陶的时候,也和易弦做了些陶器,当然,她做的不多,基本都是给他展示的,有时她还会修一修他做的东西。
后面她和易弦教他制作榫卯型木板,混合水泥,用模具做空心砖,还有用空心砖盖房时,也全都参与实践了。
现在,萨沙觉着,要是他不陪着他们夯土,都不行了。
不过,萨沙扪心自问,他学到的东西确实比他来之前预想的要多好多。
比如,他没问,何田和易弦就教他了怎么一次做出多个空心砖,还不藏私地把这个方法教给了他,他觉得做夯土砖或者做陶器的时候也可以用得上。
他们用大米做动力,让它拖着搅拌机的拉杆不停转动,搅拌好所有材料后,倒进一个大木箱似的木模子里,混合物倒入一半,再在模子边缘预留的细槽中放入九片铁皮薄片,再倒入剩下的混合泥浆,这九片铁皮大小形状完全一致,上方有个凸起的地方,钻着孔,一条木杆穿过九个孔,出模时提起木杆,所有铁皮就出来了,打开木箱,四面轻轻敲击,再从侧面取出木箱中的三根横木桩,就一次做成十块空心砖了。
不过,看着容易做着难。萨沙实践了好多次,才掌握了诀窍,不然做出的砖不是缺角就是有气泡。
人家教他的时候这么用心,他也不好意思不认真教人家。
再说了,他做的那些陶胚是快晾干了,可是还没烧呢!
烧陶烧陶,烧和陶哪样工序也不能少啊。
于是萨沙教何田易弦夯土时,也像何田教他那样,先讲理论,讲再解工具怎么用,怎么制作,然后陪着他们做了一套夯土工具,再一起取材。
取材这个稍微容易些,易弦挖水池时那一大堆土至今还没用完呢。
三合土,是黏土,掺和沙粒,石灰,必要时再加上些其他的东西,然后按比例掺上水,经过敲打夯实的。
在泥土里加上铡成小段的麦秸秆或者干草,也是可以的。
据说从前有些讲究的夯土建筑,比如城墙,掺水搅和的时候还要加入米浆,认为这样可以使城墙更加坚固。
有些古建筑确实是经历了几千年的时光还存留着遗迹,但是墙里面有没有放米浆就无法验证了。
还有一种建夯土房子或者说土房子的方法就比较取巧了。
准备一些大小相同的麻袋,里面装上沙子泥土,盖房子时把沙袋像砖块一样一层一层垒起来,然后糊上厚厚一层泥浆,就成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