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5页

一旁的卢庆伟听完也是点点头,非常赞同地说道。

“那你们有什么好的建议吗?”

秦毅点点头,这打造一支高素质的工程师队伍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人才是需要时间去培养的,手艺也是需要时间去慢慢的研究和琢磨的。

在高精尖加工领域,国外的企业做的比我们更好,其实很大一部分的原因是因为这些国外的企业,他们的员工普遍在职的时间比较久。

像日本,他们非常讲究工匠精神,以工匠的精神来仔细的对待一件可能极其枯燥乏味的事情,沉下心来好好仔细的琢磨。

所以日本的产品往往都以精良闻名于世,日本的工匠精神在全球也是非常有名。

抛开历史因素来说,有些东西我们不得不佩服别人,相比之下,我们就显得浮躁了很多,不管是这个国家的上层,还是企业,个人,都显得非常浮躁,没有沉下心来去仔细的思考和琢磨关系自己、关系企业和关系国家命运的事情。

当然这其中有很多的因素,从企业的角度来说,日本的企业是绝对不会主动辞退自己的员工,哪怕这个员工犯错误了,所以日本人基本上进了一家公司之后,一辈子在一家企业干到退休并不是什么让人吃惊的事情。

而且大部分的人都是在低层干一辈子,一直做到退休。

日本的企业将自己的员工视为宝贵的财富,特别是那些上了年纪的员工,更是如此。

即便是在基层干一辈子,这些人的薪酬待遇等等也不会差,因为年年都有加薪,薪酬待遇也足够支撑自己家庭的开支和生活。

所以日本企业的流动性普遍很低,员工也不喜欢跳槽之类的,在一家企业一干就是一辈子,对于自己所做的事情自然是熟能生巧,极为的精通。

反之我们国家的企业,在很多时候往往视自己的老员工是为负担和累赘,到了一定的年龄,即便是你不愿意离职,公司这边也会想尽办法将你给扫地出门,而且还是那种非常绝情的,连赔偿金都不愿意给你的那种。

这种情况在国企、央企之类的还算好,在私营企业,基层全部都是年轻人,根本就看到上来年纪的工人。

用4000块钱的工资就能够请一个毕业生更加卖力、努力的干活,何必花8000去养一个老员工,这就是大部分企业的真实现状。

好处是企业一时节省了自己的人工开支,但是坏处也很明显,老员工都是最熟悉这个企业和业务的人,他们的离职无形之中的损失根本就难以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