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4章

“哦,那倒是的。”吕医生点头。

“我和云小姐对这件事都很重视。为了感谢你,今天我带来了一样东西。”尹轻湉从袋子里拿出一个木匣,打开放在吕医生面前,里面就是她在港市秋季拍卖会上拍得的“清末明初老坑端砚”。

吕医生一看这个,脸上像灯泡点亮一样的舒展起来,竟然惊得大叫,马上从椅子上坐起来:“竟然是这个!这个怎么会在你这里!”

尹轻湉笑了笑,说:“吕医生,这是我刚从今年的港市秋拍中高价买来的。听说你和这方端砚有一点点渊源,你看看是不是那个东西。”

作者有话要说:搞得我没瘾了,感觉这个又要被怎么

就这样吧,怎么了再说

第101章 失调

这个“清末明初老坑端砚”, 是个实用器,东西虽然是老东西,用的石料也是近几年炒得火热的端砚材料。可是因为本身并不是出自什么可以考证的名家之手, 再加上是个实用器,所以价格并没有被炒得太高。

尹轻湉用了74万的价格拍下,算是捡了个漏。因为这个端砚不为人知,可是背后还是有小故事的, 这个小故事就和吕医生的家里有关。

吕医生说:“是呀, 是和我家有点渊源。我家曾外祖父, 叫冯初, 本来是一个乡村私塾先生,民国初年开办新学以后,他的私塾渐渐没了学生。于是为了维持生计,他出远门去谋生,因为写得一手好字, 他出门去做为人写信,写状纸,写门联。刚开始还每年能回家一次,送钱回来,后来就再没消息了。”

“后来战争爆发,军阀混战, 附近出了个小军阀头目名叫吕一鸣,其实算是个土匪头子,找了几百杆枪当起了军阀。他带队打到我曾外祖父所在的村里的时候, 看中了冯家闲置的私塾留下来的那四合院的瓦房子,于是霸占了做大本营。这个端砚,就是我曾外祖父放在私塾的案头上专用的砚台。尹小姐你看, 这砚台的背面,刻有我曾祖父的名号。”

砚台翻过来一看,底下果然有名号刻字。

“那后来呢?”尹轻湉问。

“后来吕一鸣这样的小军阀在混战中被吞并,士兵哄散,他本人也不知所终。他的家人没办法了,靠变卖家中物品度日,这个端砚,当时还值点钱,被吕一鸣的儿媳妇拿去外面典当换粮食去了。然后就没有然后啦,这个东西不是出自名家,也没什么精美纹饰,成交并不活跃,我最后一次知道,还是几十年前在一个收藏家手里,但是当时贵啊,要几千块,当时我和我爱人一个月工资才十几块钱,哪里买得起。”吕医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