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三年来,与其说他给自己训练的,是一套模版,倒不如讲,是一种方法。因为事实上他写作从来没有固定的格式,而往往是因题制宜,能写成记叙文就写成记叙问,能写成议论文就写成议论文,甚至就算偶尔来篇说明文,他也能写到家国情怀、群众路线上面去。一篇作文怎么写,对江森来说其实不重要,重要的是,文章的落脚点到底落在何处。
有了坚定的方向,才能有坚定思路。
有了坚定的思路,就永远不怕写不出东西来,任何题目,都是水到渠成,手到擒来。
这就是江森的基础逻辑。
根本不求写得有多牛逼,只求一个字:稳!
他稍微定了定神,然后直接拿过答题纸,连草稿都不打,就很流畅地开了个头。
“1948年年底,瓯城区一座旧式小别墅,在日后离我家直线距离不足50米的地方建起。别墅方圆面积大概400平方,用四面围墙,将自己与周边的破烂小巷完全隔开,格外彰显出屋主人的与众不同。
两年之后,这间屋子外挂上了一块红色牌匾。屋子的主人去向不知,而那些蜗居在小别墅四周破烂小屋里,为那个别墅主人服务了仿佛几代人的穷苦人们,则欢欢喜喜,全都分到了属于他们的住房。到最后,甚至连这间小别墅本身,都被分给了四户人家。
红色的牌匾,挂到了更远处的小木楼里。
然后越来越多的小别墅主人离去,越来越多的穷人有了安身之所。
那一年江南地区年景很好,粮食丰收,人们安居乐业。
随后十来年,再也没有出现过那么与众不同的人。
十年后,我的父亲在一个普通的小院子里出生。
又过三年,我的母亲也在和父亲家相去不远的地方呱呱落地。
我的外祖母是那些小别墅主人的后代,偶尔会抱怨小时候家里的大人对她不好,没让她学习知识,导致她只能当个普通女工,所对我妈的要求格外严格。然而我母亲并没有学习的天分和毅力,于是最终只能嫁给我那同样没多少文化的父亲。
他们两人后来结婚的地方,就在那间小别墅的隔壁小院里。是一间上下两层,总面积不超过60平方的小屋。房屋昏暗且拥挤,因为还住着我家那位对儿媳妇横竖看不惯眼的老太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