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一喊,夕阳下的操场上,立马充满快乐的笑声。

江森一听这话,忽然又觉得开始头晕了。

很无奈地叹了口气。

大概是从这个学期开学的时候起,江麻子这个外号就忽然传遍了整个年级段,变成了某种共识。而起因,则很可能是政治老师张雪芬和数学老师小张共同的推波助澜。

但首先来说,这两个老师明显都不是故意的。

最初是江森高一期末考拿下96分的超级高分后,政治老师张雪芬新学期一回来,就继英语老师之后,成为了江森的第二位欣赏者。

于是开学伊始,她就拿着江森的卷子,在全段四个班级里头做了巡回演讲。

据当时宿舍楼里其他班级男生的形容,张雪芬简直是往死了夸江森的水平有多高多高,比较下来,就仿佛其他班的学生都是政治傻逼一样,一下子提升了江森在学校里的知名度。

——而这一点,正是江森被人记住的主要基础。

至于接下来后续发生的,就只能说,全都是数学小张老师的功劳了。

数学老师小张同志身为一个纯逗逼,除了讲课水平还算不错外,基本上其实完全不具备身为一个高中教师的必备修养。平日里头,学校里的学生们怎么说话,她也就跟着怎么说话。

所以不光是江森被喊成麻子,张荣升也被她喊成小荣荣,邵敏眼睛底下长了颗黑色的小胎记,就被喊成熊猫,小张老师班里但凡有个学生有个什么外号,就没有她不敢喊的。

久而久之,当小张偶尔在其他班上说漏嘴,提到隔壁五班的麻子又如何如何的时候,别的班上的同学,也就把“十八中政治小王子江森”和“江麻子”三个字画上了等号。

而众所周知,外号的传播速度,向来都是要远远比本名的传播速度快n多倍的,因此等到这学期期中考结束后,全段对“江麻子”这个称呼,也就差不多固定了下来,成为一种约定俗成的喊法。所以昨天要不是胡海伟因为想踩江森一脚,故意拿这个外号来嘲讽江森,江森其实压根儿就不在乎了。只可惜胡海伟还要蹬鼻子上脸,那江森就容不得他继续放肆。

反正,总而言之,除了胡海伟那种货色的故意嘲讽外,江麻子这三个字,其实早已经失去了嘲笑的意义——或者说喊这三个字的人,压根儿就不觉得这种行为属于嘲笑或者人身攻击。

就像眼前的这些女孩子,她们也没什么主观恶意,但就是喜欢这么喊,相比起江森这两个平平无奇的字眼,管江森叫麻子,显然有意思多了。

江森对这些不懂事的小姑娘,说不得也骂不得,只能低着头,灰溜溜赶紧逃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