户部的去年结余与铸币税所得,算是一下子要清空了。好在今年年景不错,老天没找麻烦,夏收可期,商业可期,总不致让户部困顿了。
朝会结束。
朱允炆在武英殿召见郑和。
郑和入殿行礼。
看着有些黑眼圈的郑和,朱允炆笑着说:“看来你这一夜未眠啊,怎么,回到家不习惯了?”
郑和见朱允炆亲和,放松下来:“皇上,久在船上,突然回到宫里是有些不适应,既没了大海的波涛起伏,也没了一群打鼾声,加上回家喜悦,有些睡不着,也不想睡。”
朱允炆体会过那种感觉,后世曾经的绿皮火车,一走几天几夜,到地方之后,睡觉都感觉大地在走。
“你们两个出来吧。”
朱
允炆喊道。
郑和有些诧异,顺着朱允炆的目光看去,只见朱文奎、朱文垣两位皇子一前一后走来。
“见过先生。”
朱文奎、朱文垣作揖。
郑和有些不适应,连忙避开:“不敢当,不敢当。”
朱允炆安排内侍搬来椅子,示意郑和坐下:“没什么不敢当的,来,给朕这两个皇子讲讲海上的故事吧。”
郑和深深看着朱允炆,心头满是激动。
对皇子讲述海上故事,无异于引导皇子了解大海,知晓大海的富饶,知晓海外的世界,埋下一颗远航的种子,让他们拥有长远的目光。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
更深层一点,建文皇帝是想要将航海事交给皇子,持续远航下去!
这是好事!
大明之外,有广袤的大陆,有富饶的矿产,有说不出名字的植物,有无穷尽的可能,若是皇子们不知道这些,对大海之事不上心,很可能在建文之后,大明航海事业将陷入停滞!
“好,好。”
郑和明白了朱允炆的用心,知道自己还有机会,还可能再次远航出海,不由得笑起来。
大海,我郑和与你是命中注定。
大海,我将再一次远航,探寻你的秘密。
大海,大明的船队将一代接一代,驰骋于深蓝之上!
郑和看着期待的朱文奎、朱文垣,脸色变得肃穆起来,直接切入到非洲西海岸:“我们做好了牺牲的准备,甚至做好了十批船队仅有一批船队活着回来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