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及对方的身世,萧暮雨又有些心软,也无端生出几分愧疚感来。
追根溯源,她可算得上是“罪魁祸首”了。
不考虑公主那冷漠的性格和未来的宏图霸业,她也确实是个很可怜的人。
母亲早亡、父亲病重,没什么朋友,肩上还有一整个国家的担子。
更不要提躲在暗处虎视眈眈想要她死的那些反派们。
如果不是这样冷漠且警惕的性格,或许反而根本活不下去吧。
萧暮雨下意识伸手,轻轻抚了抚公主的头发。
比想象中更加柔软。
而且公主竟然没恼羞成怒打她。
大概是真不清醒了。
公主将萧暮雨那声低喃听得真切,并且毫无障碍地理解了她的意思。
其实并不是。
公主将那些话咽回去,低垂下眉眼,脑袋也沉下去,搁在萧暮雨的腿上。
心怀着几分微妙愧疚感的人这一次没有避让。
公主觉得自己的意识好像真的有些模糊起来——
那也不能全算是误解。
虽不是主因,但细想起来,她未尝没有因此而动怒。
尤其是当她父亲说到对不起她母亲的时候。
先皇后是公主的一道心结。
老皇帝虽然对公主宠爱至极,甚至于对自己其他三个儿子都漠不关心、不闻不问,但这并不代表公主就是在健全的环境下长大的。
倒不如说正是这样极端的环境才造就了公主冷漠的性格。
早年老皇帝与先皇后恩爱有加,但是先皇后多年未能生下孩子,朝堂之上又渐有动荡,先皇后从旁再三劝说,才让老皇帝纳了妃。
确认妃子怀孕之后,老皇帝就再也没见过她们,只是差下人照顾着,准备到时候挑一个过继到皇后膝下。
结果没过半年,皇后便有了身孕,生下了公主。
自此,老皇帝早就把过继孩子的事忘到了九霄云外,只恨不得将他与皇后的独女宠上天去,至于旁的妃子和孩子,也只是保证了份例,除此以外甚至算不上一个丈夫和一个父亲。
先皇后宅心仁厚,为人体贴温柔,否则也做不出主动劝皇帝纳妃之事。
她比皇帝更怜惜其他几个孩子,恰好他们与公主年纪相仿,因此先皇后还在时,便时常让几个孩子在一起玩耍。
小孩子的感知比成年人更加敏锐,他们很快就清楚他们的父皇并不喜欢他们,而对妹妹宠爱有加。
鲜明的妒意便轻而易举地被勾了出来。
更何况后宫里永远不缺心思深沉和野心蓬勃之人,在她们的言传身教潜移默化之下,孩子们也抱成团刻意孤立了最小的妹妹,也数次在无形之中成为帮凶。
公主就是在那时吃过数次暗亏,渐渐地也不喜与人交往。
皇后或许是觉察到了,后来不再强迫她与哥哥们交流,也开始有意识地保护她,但那也仅仅只有短短几年的时间。
在公主还小的时候,先皇后便在一次战乱之中以身殉国。
老皇帝因此大受打击,一怒之下在对方选择投降之后,仍然选择灭了那个国家。
自那之后他也消沉了许久。
无人照看的公主在那时吃了不少苦头,还是贵妃出面照看着她,一直支撑到了老皇帝回想起自己还有个女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