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0章

今天手工最早,晚上七点多就结束了。张妍下车,看见她两只乌黑的眼圈,调侃道:“今天最后一天了,周末回去补补觉吧,别出门让人当国宝逮了!”

米星薇低头看手机上刚刚录得视频,头也没抬说道:“不行,明天上午我和宋导演说好了,我好不容易说动他,要教我怎么捕捉镜头。我研究了一周,发现镜头感尤其重要,其实我们在片场看到的,和镜头里呈现出来的,差别挺大的,导演说这里面学问很多,明天有一场重头戏,我得要来。”

张妍嗤笑,“倒成行家了,随你。”

“这一周算是第一阶段,感觉怎么样?”张妍拿起车钥匙,一边朝外走,一边问道。

米星薇跟在后面,快步走着,说:“脑子里有点乱,好像有好多种演法,杂糅在一起,但是在某个特定场景里,一下子调动不出来。我以前一直觉得,演好戏最重要的是共情感。”

张妍愣了下,回头看她,反问:“难道不是这样么?”

米星薇眨巴了下眼睛,想了想说道:“不完全是,共情能力太好反而是一种缺点。我们常常觉得,演员和角色太过沉浸其中,能够更好的诠释情感,导演觉得情感到位,甚至演员自己都把自己感动了,但是不完全是这样的。创作者的对照面是观众,说到底电影只是一个作品,一个商品,至于这件被创作出来的商品有没有价值,取决于观众。我们都是创作者,如果没有跳出这个框子,这样的共情能力,会不会就只是自己感动自己?”

米星薇看向张妍,眼睛里有疑惑,在等着张妍对她说的话提出见解。

张妍笑,“还挺有商业头脑的,做演员真是屈才你了。”

不错,是很少人会考虑到这个,演员的任务便是诠释角色,将心里认为最好的状态和情感全部赋予角色,便就是很出色的完成工作任务了。

在创作的过程中,演员与观众看似隔得遥远,但是二者之间有一种奇妙的联系,这种联系需要有一种平衡感,要达到这种平衡感,有许多种方式。

有的演员天生有这种平衡感,也就是俗称的观众缘,这是演员和观众之间天然的联系。

这样的演员,也就是所说的,老天爷赏饭吃。

但这种平衡感和联系,也不是除了天生就没有别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