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大家确定这就是那个刘杰后,不少人立即热情起来。
“刘道友,你的思想我听过,我觉得很有道理。不过看刘道友最近应该有所突破吧,不知在下是否有幸聆听?”
“刘道友,我是兰定仁,我们还通行过呢。”
我不记得你~~~刘杰眼角带着微笑,眼神深处是迷茫。
但也有人表示厌恶——主张人性本恶,你丫的不安好心哪。
在吵闹声中,贺治国出面,开始询问:“刘道友,一般来说,我们都相信人性本善,为何道友会相信人性本恶?”
在众人关注下,刘杰缓缓说道:“其实大家将‘人性本善’和‘人性本恶’这两句话,完全理解错了。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为什么要读百遍?
其实很简单,因为先贤所留下的语言,都是微言大义。就说这人性本善吧,就有好几个断句、或者是理解方式。
第一,就是我们常说的人性本善的理解和断句方式。
第二,如果‘善’,解释为‘善变’呢?意思也说得通。
同样,所谓的人性本恶的‘恶’,也可以解释为厌恶、好逸恶劳、挑肥拣瘦等等,这些也都是人的天性,谁都不能否认。
当然,这是最简单最基本的解释。如果上升到修行层面,那么可以这样解释:
人性,本就是善于追求上进。这种追求上进,无关善恶,仅仅是一种追求进步的表现和态度。
而‘恶’呢,是一种惰性。人人都有惰性。
还有,人的修行,如同大树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