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6页

齐国在贺治国建议下,停止进攻后夏时,后夏还保留了大半广陵郡、一半南阳郡、全部的松州郡,勉强能凑出三个郡的领土。应该说,不小了。

保留有三个郡面积的后夏,力量还算可观,足以成为齐国和安阳之间的“篱笆”。

然而松州郡投降安阳,瞬间就让后夏的力量削弱一小半。

松州郡、广陵郡、南阳郡就如同三条腿,一下少了一条腿,后夏已经摇摇欲坠。这下好了,后夏非但不能成为齐国的藩篱,反而还需要齐国支撑、成了齐国的累赘。

没有了松州郡,安阳的军事力量从东方、东北方压迫而来;东方,佣兵团更是在北辰玉卿的支持下,发了疯的抢地盘……咳咳,拯救南阳郡。眼看着不吞下南阳郡,安阳是不会罢手了。

那么问题就来了,如果南阳郡再被吞下,那只剩下大半个广陵郡的后夏,还能称之为‘国’么?

答案很明显,显然不能称之为国了!

如果后夏“国将不国”,那如何做才能保证齐国的最大利益?

答案似乎也很明显:吞了后夏。

但这又有问题了:齐国刚刚答应收后夏为属国,紧接着就翻脸、将后夏一口吞下,这吃相太难看,对齐国的名誉影响也太大!

“让后夏主动投降!”齐国太师董静荣提出意见。

“理由呢?”贺治国问道。

太师笑的很温和:“这就是宰相大人的责任了吧。先前可是宰相你说让后夏成为属国的。”

贺治国竟然很认真的点头,“太师说的对,这件事我负责。我认为,我们可以效仿安阳,将后夏购买过来!”

刷……所有人都看向贺治国。

贺治国不慌不忙,转向齐国皇帝:“陛下,臣这样做,有三点考虑:第一,效法安阳,能很好地避免我们与安阳之间的冲突,让我们可以与安阳继续和平共处下去。如此做,安阳无话可说!第二,可以把这个做成风向标签,表明我们推行工商业的决心。现在国内还有不少人抗拒工商业,这是不好的。”

说着,贺治国将眼神扫向太师董静荣,但仅仅只扫了一眼,就继续说道:“工商业已经表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形成一股无法阻挡的潮流。工商业最大的可怕之处,就是发掘了每一个人对财富的追求之心。这是一股无法阻止的潮流,任何阻挡在潮流之前的人、事、物,都将会被撕碎。既然无法阻挡,我们就要驾驭这股潮流。而购买后夏,就有很好的示范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