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9页

以后安阳的城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依照传统,修建在平地;一分部修建在高地。但城市要流出足够的空位等,关键之后可以容纳足够的灾民转移。最好,一个城市分成两部分,一部分地势高、一部分地势低。

还有,最重要的,就是尽量扩展土地,无论是收购也好、巧取豪夺也好、战争也好,只要能占有理由的,尽量扩张。

如果天意注定要七星同辉,那就是说如果不能同辉的,就要被淘汰。

既然如此,安阳就要做七星之一!”

袁庸终于开口了,“刚好,这次拍卖,能为安阳带来亿万黄金,刚好用来建设水坝、新的城市等。另外,既然是大劫,那么我们也需要扩军了。而且随着安阳不断的开辟新的据点,也需要更多的军人。还有,如果是大劫,那我认为安阳更不应该主动出击。”

袁庸说话,先拍马屁,再提补充性、切实可行的意见,最后来一个急转弯,否定了李贤前面的决定。必须要说,这样的意见,让人听着很舒服。

李贤被这一手抚顺的很舒服,很自然地问道:“袁副宰相有何高见?”

因为李贤和袁昭的关系,直接呼唤袁庸的名字有点不恰当;但李贤毕竟是王,就只能称呼为“袁副宰相”这个怪异的称呼了。

第392章 战争再启

所有人目光都集中在袁庸身上,想要看看袁庸有什么高见。

袁庸也不客气,“如果天下注定大乱,那么不乱的一方,将成为避难所,必然吸引无数人来投。如果天下大劫,那么不参与战争的安阳,将成为唯一的和平之地。届时,以不变应万变,左右逢源,安阳将会在混乱的时刻,急速膨胀。”

“说得好!”李元明大赞,但李大人话锋一转,“这样做虽然看上去很好,但袁庸你可想过,以我们和唐国的关系,注定我们无法完全保持中立。此外,如果我们现在不作为,就难以积累足够的粮食。乱世,粮食才是最紧要的。再进一步,如果没有足够的粮食,就算我们吸引了无数人来,可我们用什么养活这些人?按照袁庸你的计谋,届时将有不知多少人涌入安阳,那将会是一场灾难!你可别说从海洋中获取食物。我承认,我们能从海洋中获取食物,但仅只限于安阳;如果我们从海洋中索取太多的话,会让海族有意见的。此外,我不认为敌人会让我们保持中立,成为唯一的和平之地!欲求安宁者,永远不得安宁;欲求和平者,永远不得和平!这,才是现实。”

“这……”袁庸一时间有些发愣,李元明虽然话锋犀利,但并不是无理取闹。想想到时候数以千万亿万的民众涌入安阳,结果安阳却没有粮食,那会是一场绝对的灾难!

那时候,饿疯了的人,什么事情都干得出来!

虽然修行者有所谓的“辟谷”,但那也不是绝对的;就算是金丹期、乃至元婴期高手,也要补充必要的物质。而且金丹期以上的人,终究是少数;绝大部分人都是炼气期的。

而且就算是元婴期高手,一旦发生激烈战斗,也要进食。食物,是生命获取能量最好的途径。在战乱的时候,元婴期高手,估计每天都要战斗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