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竟,陶家肯定是会越来越好,陶卫民和王小花的日子也会越过越好,甚至达到她根本去不了的地步。那她再这么想不开,就只能把自己憋屈气死。
而此时此刻,江岑还是比较忙的,因为计划就是待到元宵,所以现在也在开始准备回城的事宜,同时因着摆酒,跟王家很多亲戚也就算是重新开始走动起来,这几日知道他们要离开了,也有不少人家会送点土特产什么的算是土仪。也有一些小孩子,喜欢江岑这里精致好吃的小零食,会经常过来找桃桃玩。
在这其中,来得最勤也比较特别的一个,就是王大金二儿子王志高,就是那个不好好种地喜欢在外到处闲跑不务正业的。
江岑发现,这人还真是有些经济头脑,他来找自家小姑姑,主要就是听说小姑姑在城里摆摊,想询问小姑姑这方面的一些信息,互相交流什么的。
然后谈着谈着,他也很聪明,很快就发现了,其实江岑才是那个真正会出主意想出很多点子的人,于是这小子,就经常来跟江岑聊天取经。
江岑也知道了,这人还真是个胆子大的,到处去闲逛倒腾,还真干过些大事。
比如说,刚恢复高考那一年,城里报考的人有多少不好说,但这乡下报考的人也不少,尤其是那些知青,年龄放宽到30岁,甭管结婚不结婚的,这至少是一条回城的路子,是知识青年的希望,报考那叫个踊跃。这时候最紧缺的是什么?教材啊!书本啊!
这王志高居然在这个消息刚发布的时候,就已经跟人去废品站倒腾一番,囤了不少有用的教材,然后狠狠发了一笔财。
这事儿他家里人都还不知道,要不是这次跟江岑聊生意经聊嗨了,不小心说出了口,恐怕真的完全没人知道。
毕竟,在刚回复高考那时候,私人买卖一旦被抓,那就是犯罪,搞不好还要吃木仓子儿的!
江岑这会儿听他说起,都还是要嘱咐他:“这事儿你跟我说说就罢了,我也当啥都没听到,以后可不能跟别人说,可要记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