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宋智的疑惑,林沙却是不以为然得很,脸色冷肃冷笑连连:“只有得到某信心的心腹之人,才能得到更进一步的练法和心法。不努力的自然会早早就暴露出来,努力上进的又不愁没有更进一步的机会!”

宋智敬服,这样的操练之法却是够独特的,不过幽州军所展示出的强悍气势,确实比之一般隋军要强得多。

宋智足足在幽州待了半月时间,直到正月十五元宵节快到之时,这才向林沙告辞急匆匆离开。

私底下,林沙与这位性格沉稳的宋阀二号人物,达成了不少合作协议。

大部分都是商业上的,比如北地的特产,骏马,人参和鹿茸等等好玩意,宋阀作为岭南霸主自然也少不得大把好东西,双方正是互惠互理各取所需。

当然,这也是双方互相试探,以及加深接触以及慢慢磨合的过程。

至于以后能不能联合一致,就看磨合和试探的过程如何。

林沙在幽州过了个热闹的元宵节,将手头军务都安排妥当之后,便带着十来位品级不低的将校,以及三千亲兵出了幽州直奔帝都长安。

作为堂堂的平北将军,正三品手握军权的地方大将,一直都没到过大隋的政治中心帝都长安怎么成?

之前三征高句丽那是原因特殊,此时幽州边防已经逐渐稳定,他要是在不到长安露个面确实说不过去。

而且他还要探一探隋帝杨广的心思,看看今年秋季北巡到底是怎么个章程,期间又有哪些世家门阀涉足其中不清不楚。

别的不说,李阀在雁门关一役中的表现就很是耐人寻味。

突厥始毕可汗刚刚退兵,所谓的“真命天子”李世民便率数千人马前来“救驾”,简直跟突厥人就是前后脚的关系,这时机也拿捏得太巧了吧?

俗语有云“无巧不成书”,但又有言,偶然中蕴含必然。

这到底是偶然呢,还是李阀谋划多时的必然,林沙也不甚清楚?

此时前往帝都长安,正好可以一探究竟。李阀阀主李渊,此时可是被杨广压制得厉害,几乎喘不过气,正是他可以好好查谈一番的大好时机。

另外,幽州军也有一批老资格将校,需要赶赴帝都长安述职,所以林沙干脆组了个“幽州军方代表团”一同前往帝都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