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随着时间流逝,林沙的官越做越大,而滇省的局势也越发紧张,康大麻子手段频频不断削弱老吴实力,同时也在不断刺激老吴的心脏。
终于,康熙十二年老吴举兵反清!
起兵之初,滇军一路势如破竹,几乎没有遇到任何有力抵抗就控制了云、贵、川、湖南大部分地区。之后吴军又在江西先后击败岳乐、董卫国军,占领南昌、九江一带,打得清军从此龟缩在安庆一带多年不敢动弹,可见清廷八旗兵已经不堪使用,绿营兵也已经大多堕落。
其中,吴军大将高得捷更是两次秒杀满清贵胄中“不世出的名将”安亲王岳乐。西线战场,吴军王屏藩、吴之芪部在四川设计使清将瓦尔喀部五万大军不战自溃,郑蛟麟、王辅臣部在陕西平阳关围歼清军机大臣莫洛所率十万余人,击毙莫洛。
随后,王辅臣、王屏藩、吴之芪率军紧追清贝勒察尼军不放,将贝勒察尼赶出西安,兵不血刃占领西安。
林沙作为滇军第一悍将,跟随中路大军转战湖南江西等地,每每身先士卒勇不可挡,斩将夺旗不在话下,杀得清军将校闻风丧胆人头滚滚,因功一路从参将升迁至副总兵。
后来,王辅臣因轻敌中清廷新任军机大臣图海之计,陷入绝境被招降,吴军损失八万人马。但随后吴军便迅速扭转了局势。吴之芪和马雄图兵分两路,直抄图海部后路,王屏藩、潭洪带领马步兵随后跟进。
此一战,图海军大败而逃,吴军从固原一直追杀到长武,十二万清军最后剩下不足两万,跟随图海逃回西安。
经过几次大战之后,清军的主力实际上已经被吴三桂军打垮,仅剩的兵力包括从青海退守延安的青海军两万人,在西安的图海军三万人,在武昌的蔡毓荣和贝勒尚善军三万人,在安庆的董卫国、岳乐、喇布、希尔根共五万人,南京清军三万人,全国兵力已经不足二十万。
而吴军此时已发展到四十余万(北线十二万、中线十万、南线共计十七万、云南新兵三万),形势对吴三桂一方极为有利,刘玄初等谋士也力谏吴三桂挥军跨过长江。
如果此时吴三桂真的能一举挥军北上,那么改朝换代也未可知。但由于吴三桂优柔寡断的性格缺陷使然,再加上吴三桂考虑到自己年迈体衰,头脑中偏安的思想便逐渐取代了当初的雄心壮志,以至于吴军主力一直停留在长江南岸,丧失了最佳的战机。
最后,刘玄初忧愤而死,自此再也无人敢向吴三桂当面提出北进的建议。1678年八月,吴三桂称帝病死,吴军失去了得力的统帅,从此在也没有人能够统一指挥吴军庞大的军队。
而林沙此时已身为四川总兵,独掌六万滇军,正式成为滇军统兵大将之一。
没了吴三桂压制,他手段全开,近十年收拢的江湖好手蜂拥而出,刺杀清廷在川官员,在清军驻地外围进行疯狂游击骚扰,配合滇军主力强攻作战,一路势如破竹拿下整个四川。
而后联络天地会与沐王府高手,依样画葫芦直取湖北又下湖南,不过短短一年时间便已成滇军第一号实力派重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