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17页

如果真有载重五百吨的‘海象’,周青峰的麻烦就可以迎刃而解,可超重型的‘海象’并未完成。但作为其技术验证的两架飞艇也变得很有价值。

周青峰并不放弃寻求其他重型飞艇的打算,哪怕是一百年前的‘兴登堡’飞艇的技术,其高达三百六十多吨的载重在现在看来都令人惊叹。

而飞艇的基本技术已经非常成熟,这让周青峰有了自己建造‘海象’的打算。他从北美多次搜刮,无论是加工设备还是人才都极其充足,甚至连设计方案都有原来的美国国防部提供现成的。

‘海象’下马的原因是它的速度比不上重型运输机,载重量又比不上轮船。而现在废土的炼油工业大幅萎缩,鬼知道什么时候能恢复?超重型飞艇倒是成为远距离运输的最佳工具。

在信息中心的报告背后,是军团工业部部长雷佐博士对超重型飞艇研制和生产的可行性报告。铝制框架,乳胶蒙皮,氦气填充,电力推动,这一些重要环节都没有技术难度。

斟酌再三,周青峰在报告最后签上自己的名字,并且将这个研究制造项目命名为——‘基洛夫’。

第1015章 先遣队

“唉……看来我们有苦日子过了。”张洪叹息了一声,望着自己面前的一辆绿色吉普车很是叹气。

这是一辆刚刚由哈瓦那车辆改装厂出来的车,为了提高续航能力,车子的动力由汽油发动机改成了配备高能电池的电动机。

在张洪身后是十二名军人,都是军团里的精兵强将,被挑选出来编组成为非洲军先遣队。

其中包括军队的狙击教官李察士官长,外交部特别行动队的老哈里斯队长,军团长变种人卫队的马克世。这队伍里基本上什么人都有,带队的是近卫一营的营长秦卫东。

对于张洪的感叹,马克世瓮声瓮气地问道:“什么苦日子?要饿肚子吗?”

“我是说这车没装甲。”张洪敲了吉普的车门,“这将是我们抵达目的地后唯一的车辆,可随便什么子弹都可以打穿它。”

马克世摇摇头道:“变种人不需要装甲,我们从来不考虑那玩意。”

张洪气结,“我是装甲兵,我就喜欢有装甲的车。可这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