且不说和伪君子相比,哪怕是真君子,要做朋友、兄弟的话,也是比不得乔峰的。

“两位兄弟说的不错,是为兄矫情了!等此事之后,再去酒桌上,给两位赔罪!”乔峰闻言,自然十分感动,原作中他还是在杏子林之前,与段誉结拜,当时正是他的人生巅峰,哪怕之后当了南院大王,都没有此时快意。

然而现在乍然知道了自己的身份,正是最纠结的时候,故而以乔峰的慷慨豪迈,之前想提出结拜,都犹豫再三的做出小女儿态。

此时就在这去天宁寺的路上,连鸡头黄纸都剩了,也没有关二爷拜,就这么“苍天为鉴、厚土为证”,乔峰和楚鹿人、段誉三人结拜为兄弟……

楚鹿人不知道自己生日,甚至连具体多大年纪,都有那么一岁半岁的叫不准,不过他却知道段誉的生辰——之前为了确保“对段延庆专用绝招”有效,楚鹿人早早就看过他挂着的生辰金牌——故而……楚鹿人特地报的比段誉大了几个月。

虽然段誉狐疑楚鹿人是故意的,但毕竟是楚鹿人先报出来,也只好认了这二哥。

“大哥,你昨日那一手‘擒龙功’,着实令小弟羡慕,不知这功夫可是从少林、丐帮得来?”楚鹿人结拜之后,更加“不见外”起来。

其实这片大江湖中也好、金庸原作也罢,“法”固然不可轻传,为了武林秘笈人脑子打成狗脑子的也不少,不过“门户之见”却算不上深重,各派交流武学的例子并非没有,像是少林派,俗家弟子也能学一招七十二绝技。

当然,以楚鹿人对乔峰的了解,如果《擒龙功》是得自丐帮或者少林的传功,哪怕丐帮如今将他逐出来,少林也和三十年前的旧事有关,乔峰也依旧不会外传。

不过在原作中,乔峰后期倒是“大彻大悟”,也不顾忌这些陈规,不仅与虚竹一起探讨改良“降龙十八掌”,并且还将“降龙十八掌”和“打狗棒法”都传给了虚竹,拜托虚竹传回丐帮。

“哈哈哈,二弟可是看上了这‘擒龙功’?这功夫对二弟倒是无甚可保密,不过这笨功夫未必适合二弟。”乔峰闻言大笑道。

楚鹿人闻言松了口气,看来乔峰这“擒龙功”,应该更多是自己的奇遇。

原作中“擒龙功”除了乔峰之外,《鹿鼎记》里几个少林老和尚也用过,至于齐名的“控鹤功”,则是鸠摩智和《侠客行》中的摩天居士谢烟客,都使用过。

前者用这招在珍珑棋局时偷袭过虚竹,后者……没有正面描写,只是背景交代了一句,曾经大悲老人输给谢烟客,就是输在一手“控鹤功”,不过从没见谢烟客在剧情中用过。

可见所传十分繁杂,并且少林和尚、密宗和尚都会,说是和佛门有渊源也大有可能。

至于丐帮……作为帮会,在武学方面,与少林会有渊源,实属正常——毕竟帮会收的是五湖四海的帮众,而身负武功、还没有本家门派的江湖客,许多都是少林的俗家弟子,久而久之,不少帮会甚至门派的武功,都受少林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