退一万步讲,大不了这个父亲赵寄不认了,虽然刘玄没了,但有他宇文循在凉州还会没有赵寄一席之地吗?
赵寄还年轻,拎不清可以理解,但宇文循不明白韩昭为什么也一副不高兴的样子。
是在为赵寄要离开而悲伤吗?
俗话说当局者迷旁观者清,宇文循与卫遥夫妇对这件事的见解分析都很在理。
然而为赵寄未来忧心不已的韩昭与难以接受要离开韩昭的赵寄无法这么乐观地看事情。
不过宇文循有一点猜错了,韩昭不是在为赵寄离开生气,他是在为赵寄不走生气。
韩昭不知道如何向宇文循解释他内心的不安与苦痛,赵寄没有任何根基,要做皇帝必须回到刘赐身边、回归翌朝宗室。
但刘赐根本不在乎他的儿子,而荆州还有个城府深沉、目的不明的公良尹等着赵寄,韩昭已经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在为赵寄安排后路,无奈赵寄却一副完全不领情的模样。
韩昭非常苦闷。然而他不擅于向人倾述自己的内心,于是便不向人倾述,面对宇文循关心的问题,他淡淡回了两字:“无事。”
谈话终结在沉默中,宇文循还有公务要处理,起身离开,将空间留给了韩昭。
其实,还有一条路可以走:不让赵寄认父。
韩昭不是什么一言九鼎的君子,在公良尹威胁之下做出的约定违背了就违背了,只要赵寄不回荆州就不会有什么影响。
但这个念头只在韩昭脑中出现了一瞬便被掐灭。
他是为了将赵寄送上皇位来到此世,其他路不该出现在他的选项里。
作者有话要说: 赵寄:师父为什么不能像我爱他一样爱我?
韩昭:我徒弟为什么不能像我一样以一个成熟男人的角度思考问题?
跨服聊天n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