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1章

老陈吃了一惊,如捧烫手山芋,“郎君……这是又要吃素了么?”

李珣默了默,捏眉心道:“饮血。”说罢缓缓朝华清门走了进去。

老陈默默地望着自家郎君走远的背影,暗自感慨。

外人都觉掌握着生杀大权委实了不得,可谁又知道拿着官家那点俸禄,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鸡早,也不容易呢。

第66章 一起微服逛吉州搞事情……

林秋曼姐妹二人在晋王府耐心等候, 王府家奴对她已经熟悉了,好茶好水伺候着。

林清菊颇有些吃惊,小声问道:“你时常来晋王府吗?”

林秋曼摇头。

林清菊不由得皱眉, “她们似乎跟你很熟的样子。”

林秋曼解释说:“我在春日宴上攀了华阳府的交情, 因有这层关系,故晋王府多少会给点颜面。”

林清菊若有所思的“哦”了一声。

姐妹俩等了差不多一个时辰, 晋王才从政事堂回来了。他直接去的书房,老陈过来请二人过去问话。

李珣坐在书案前, 一身章服威严肃穆, 让人压力倍增。

二人跪地行礼, 他平静道:“起来说话。”

两人起身, 皆垂着头,不敢看他。

李珣拿起信件, 沉声道:“渭城如今是什么情况,林大娘你且如实告来,不得有任何隐瞒。”

林清菊毕恭毕敬道:“回殿下, 当初河堤是在夜里接近子夜时分损毁的,半夜正是人们酣睡之时, 渭城又地处低洼, 故河水倒灌得异常凶猛, 城中百姓被打得措手不及。直到奴离开时, 四郎曾透露, 至少有数千人受难, 周边乡里也受灾严重, 建筑损毁狼藉一片。”

李珣的脸色愈发凝重,“秦秉南可有立马上报?”

“有的,事发的第二天四郎便上报了吉州, 并紧急调动人手救援,疏通水渠,救护老弱,疏散受灾百姓,临时开了自留税收的粮仓赈灾。”

“吉州那边是何反应?”

“州府很快便派人下来查看,有三人,应该是佐治官。奴只是内宅妇人,了解得也不多,只知道他们似乎很着急,一直在研讨河堤的问题。后来上面派人救援,运了粮来,那时四郎还以为吉州已经上报了朝廷。”

李珣皱眉道:“我今日查过,吉州报汛的信息皆是正常的。”

林清菊激动道:“那定然是他们造了假!”又道,“奴不懂水利,只听说前些年修建宁江河堤时兴师动众,渭城地处低洼,河堤关乎民生,朝廷下拨了不少钱银建造。可这才管了多少年,竟然在一夜间溃堤,其中定然值得深思。”

李珣冷着脸沉默不语,他不问话,林清菊一时不敢乱说。

气氛顿时陷入了沉闷中。

那种压抑的氛围令陪同进来的林秋曼发憷,她不禁有些后悔,不该跟着进书房的,被泰山压顶的滋味一点都不好受。

隔了许久,李珣才又重新问道:“这本账簿又是怎么回事?”

林清菊不敢再掺杂个人情绪,谨慎回答:“是吉州那边的一位官吏偷偷转交给四郎的,具体是谁奴也不清楚。四郎得到账簿后惊恐万分,意识到蹊跷,便揣测吉州肯定会有动作,提前将奴送出城,让奴带着书信和账簿上京求助。后来奴放心不下偷偷打听,得知一家老小皆被关了起来,定是吉州那边的人顺藤摸瓜找来了,这便是奴目前了解到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