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6页

状元是我儿砸 仙楂 929 字 2022-11-03

“我立刻上表朝廷,附将此书八百里加急,呈送朝廷,立刻推广棉花种植。”只是今年种植棉花来不及了,只能等明年。

这就是黎清想要的结果,等朝廷大力推广棉花种植之后,自己已经占据了棉布界的大半江山。

这样一来,一个小小的原材料问题就此解决了,再加上乐旭县的田地很适合种植棉花,自己就不客气了。

乐旭,姜氏一族的祖籍之地,黎清必定要将其建设成为云及的大后方。

五月末,庙堂之上。

丞相顾长风朝会后给皇帝齐观呈上了一道折子。上面写道:“锦州有奇妇,亲力植棉树,多方走访,成书《棉桑纪要》,后造新纺车,一锭分三锭,此举在利民……”

齐观读者顾长风的奏折,对这姜氏寡妇很是好奇,他抬头对一旁伺候的内侍道:“二狗子,《棉桑纪要》,书呢?怎么不见?”

“回禀管家,顾丞相拜托老奴好生收着呢,老奴这就去拿。”这个叫二狗子的内侍,本名为苟银,因为排行第二,所以大家都叫他苟二银,没想到被齐观听了去,直接就叫他二狗子了。

每次齐观叫他,他都要被伺候在齐观身边的内侍和宫女们笑话一阵,起初他气急,还要私下里打骂他们一番。现在嘛,他练就了翻白眼的神功。

第129章 天齐之幸

苟银将《棉桑纪要》恭恭敬敬的呈给齐观。

“这书,一看就是用心写的,字儿也漂亮……”这是齐观拿到书的第一感觉,随后他就不再被表象所迷惑了。

“善,上善!天祐我天齐,我天齐能出这样的能人,实乃天齐之幸。”齐观才看了十几页《棉桑纪要》就已经忍不住感叹了。

一旁的史官立刻提笔记录道:“德武七年,五月十九,帝阅《棉桑纪要》,大曰:‘善’。”

“传汤盛林。”齐观冷静下来,对苟银道。

“是,奴才这就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