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52章

“别着急,先吃了早餐,我们再去学校。”

姜喜月所说的学校是市一中。

李华桐科学奖是以论文的方式参加,姜喜月作为导师,可以指导学生的论文,但是不能参与,学生需要自己完成研究,并且写出论文。

数学科目还好,不需要器材和实验。

但是物理和化学却离不开这些。

以前在三河村,学校里没有任何大型试验设施,根本无法完成比赛论文,姜喜月特意带他们过来,就是想在市一中做实验,辅助论文完成。

市一中在A市排名第一,兼容初中和高中两个年龄段,校区很大,教学设施在全国都排得上名号。

近几年,响应教育部号召,市一中开始对外租赁实验器材,允许其他学校的学生通过租借的方式进入学校实验室进行试验。

姜喜月此前已经和市一中的学校领导沟通过,支付了一定数量的租金,接下来几天都可以在学校里实验。

几人吃完饭,出发前往市一中。

此时,A市乃至全国各地的学校,都在商量着,要组队报名参加李华桐科学奖。

清华和北大两所学校在全国中学眼中都是神殿一样的地方,无数学生挤破头想要进去。

如果能够在李华桐科学比赛中获奖,那就等于半个身子已经进入了清华和北大的大门。

市一中坐在A市最大的高中,每年都会组织学生参加各种比赛,李华桐科学奖当然也不会错过,高中部更是组织了七八个小组,将每个项目都报名了一遍。

他们信心满满,按照以往的经验,每次参加李华桐科学比赛,他们都能或多或少地获得名次。

而这次带队的导师,是高三年级班主任,徐子璐。

作者有话要说:李华桐科学奖,是仿照了丘成桐科学奖,但是比赛规定做了一些改动,感兴趣的同学可以查一下。感谢在2021-01-2823:07:59~2021-01-2923:59:15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无敌熊猫10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第160章 (5)

距离李华桐科学奖比赛正式开始前一个星期,报名截止,所有参赛小组向外公布。

此时,不少人都在关注着网页上的动态,一边分析着其他小组和学校的优劣势,为自己增加获胜的筹码。

市一中作为多年来的老牌队伍,每年都会特意分析每个参赛小组的情况,甚至还专门组织了分析小组。

今年参加比赛的学校和以前大同小异。

李华桐科学比赛规格极高,比赛中要呈现的论文也具有一定的科学性,需要大量的实验来辅佐,所以参加的学校,大多在省内有一定名气。

一位老师坐在电脑前记录数据,突然在名单上看见了一个以前从来没有见过的学校。

“你们听说过一所三江村综合学校吗?我怎么一点印象也没有?”

几人纷纷疑惑。

“三江村?这是什么名字?不会是一个村子里的学校吧?我也是第一次听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