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章

乔娇娇挥挥洒洒的写了一大篇,结果荀宁一句,如果这篇文章发出去了,乔娇娇肯定会被指责走。资,荀宁的一句话立刻泼了乔娇娇一盆冷水,她心里清楚,荀宁说的一点儿都没错,如果她发表了这篇文章,肯定会被人围攻。

从乔娇娇开始找洗衣站洗衣服后,有的人支持她,对方想法和乔娇娇一样,觉得时间拿来学习比拿来洗衣服有意义的多。

有人反对她,认为这种洗衣站根本就是和以前的短工没有区别,是在剥削人。

更有人觉得,乔娇娇可以不自己洗衣服,毕竟有国营染洗点,国营染洗点不就是帮人洗衣服的,但是乔娇娇不应该不找国营染洗店,反而去找十几个家庭妇女开办的街道洗衣店,他们觉得这种行为在某种程度上也是在投机倒把。

为此乔娇娇的教授还特意将这件事作为一个课题让学生们分析,他们都是学经济的,让他们分析分析这种街道办的机械洗衣店该不该办,能不能办,将来应该怎么发展。

街道办的洗衣店办起来说容易不容易,除了人手,还有就是要机器了,说难也不难,同样人手是不缺的,只要一台机器,这种模式的洗衣店就办起来了。

这机器也不必非得和国营洗染店一样是那么大那么多的机器,只要一个普通的洗衣机就可以了。

他们收的钱比国营染洗店的便宜,而且就在居民区里,只要这个居民区附近有这么一家染洗店,那么对那些没有劳动能力的家庭,对家务很多,可夫妻双职工,工作忙碌的家庭,都是有很大的便利的。

同学们畅所欲言,有的觉得这种街道办的洗衣店肯定会影响国营染洗店的生意,有的觉得愿意花钱去洗衣服的人还是少数。

倒是乔娇娇,她说了她的观点,在十年内,街道办的这种染洗店肯定会冲击国营染洗店,毕竟国营染洗店价格更贵不说,服务态度也不好。

是啊,大家都是工人,只不过你是其他工厂的工人,我是染洗店的工人,凭什么我就得对你态度殷勤?乔娇娇也曾去过国营染洗店,但是那里的工人多是应付工作,不说服务态度,就是工作质量也不高,甚至常听说一个不小心把顾客衣服给洗坏了的。

现在街道办的洗衣店出现,肯定会发展起来,但是等以后,以后国家的经济越来越好,到了九十年代,到了千禧年,洗衣机的出现会让洗衣这件事回归家庭。

至少在大城市,九十年代很多人家都开始买洗衣机买彩电了,而在小城市或者农村,他们没有经济能力去买洗衣机,这种洗衣店,也舍不得去花钱。

乔娇娇的发言引来了同学们的哄堂大笑,甚至有的同学都不知道洗衣机是个什么东西,是做什么的。

等懂的同学解释了洗衣机是拿来洗衣服的,再说一下现在洗衣机的价格,很多人都觉得乔娇娇是年龄太小,家境太好,有些何不食肉糜了。

普通家庭,甚至是双职工家庭,他们要想买一台洗衣机,都得夫妻两人不吃不喝工作一年,这还是只说价钱。

现在的洗衣机还不是有钱就能买到了,你还得有票,就是干部家庭里能用得上洗衣机的都是少数。

乔娇娇说自己想法的时候就知道会换来一阵嘲笑,索性乔娇娇也不是很在意,是啊,谁能想到国家会发展的这么快呢。

不过有了乔娇娇花钱洗衣服和乔娇娇觉得十几年以后大城市很多家庭都会买上洗衣机这两件事后,乔娇娇的人设一下从年龄小但懂事变成了她年纪还小,不懂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