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样的明令仪,才是活生生的人,令人亲切,而不是令人畏惧。
“我没事。”明令仪无法言说自己心里的起伏,只简单说了曾退之的来意,末了笑道:“总算是落下了一桩大事,只是呀,新的嫡子别又早殇,否则又要再选另外的嫡子了。”
第36章 无
赵姨娘额头上缠着布巾, 有气无力斜倚在软塌上,原本圆润的脸庞瘦了一大圈,蜡黄枯瘦毫无生气。怕她身子弱受不了寒凉, 只在屋子角落放了少许冰,闷热不堪再夹杂着药味, 人只呆上片刻就觉着透不过气。
她在屋子里呆习惯了倒不察觉, 娘家大嫂任氏早发了福人胖, 才坐下来就热得满头大汗。实在受不住,招呼着贴身嬷嬷将窗棂全部打开透气,又在香炉里扔了把沉水香, 待香燃烧了会后, 屋里虽然仍然炎热, 却少了那股子让人憋闷的浊气。
“这人就活着一口气, 屋子里敞亮了, 心头也跟着舒坦。”任氏呼出口气,见原本珠圆玉润贵气逼人的玉人儿,此时完全脱了相,心中说不出的滋味。
任氏嫁进赵家时,赵家只是普通的小吏之家, 赵大郎不过是个小捕快,每当领了俸禄之后,总会来她家的生炒肺店来买吃食,一来二去彼此看对了眼成了亲。
赵姨娘比赵大郎小十来岁,赵母得了这么个小女儿, 自小当眼珠子般宠着,生炒肺买回去,不是先紧着家里的男人吃, 而是先让这个小女儿吃到饱。
赵大郎的俸禄每月交上去,赵母虽对银子看得紧,却对赵姨娘极为大方,给她买上好的胭脂水粉,绫罗绸缎,从来没有亏待委屈过她,将她养得眼高于顶,心心念念着嫁入高门大户。
赵姨娘长得水灵出众,又心眼颇多,逢人总先露三分笑,在邻里之间落了个好名声,长大后来求亲的也络绎不绝,她却一家都看不上。后来不知怎么攀上了定国公,一顶小轿抬进去做了姨娘。
在娘家时任氏就有些怕这个小姑子,她进了定国公府以后更觉着高不可攀,就像在戏曲中见到的仙子般,离得远远的非常不真实。
如今赵姨娘跌下了凡尘,任氏觉得她反倒亲和了许多,说话也随意了起来:“来时我先去探望了老夫人,她如今瘦骨嶙峋,精气神远不如从前。躺在床上看了我半晌,才认出了我是谁,说话也不太清楚,唉,人一上了年纪,就一身病痛。”
赵姨娘始终沉默不语,看着任氏嘴一张一合,她油腻的脸庞好似自从生了孩子以后就从未洗干净过。赵家的日子一天天好起来,也买了丫鬟婆子伺候,可任氏还是时不时自己下厨,给赵大郎做吃食,辛苦操劳家事。赵大郎自从发达之后,也未置通房纳妾,仍然守着发妻过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