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怎么好,往日有个事儿,赵二婶子就过来帮忙,不是帮着看那两个小的,就是帮着缝缝补补的,已经够麻烦人家了,这样关系到吃喝的事儿,可不敢再占人家的便宜,真说起来自家可比赵二叔家日子宽裕。

“他们在家忙乎旁的的,这不是三婆婆那边的活计也不少嘛,我没空要上山,大郎二郎又要做哪些零碎吃食的事儿,这些个自然只能他们接手了,如今他们几个可是家里能独当一面的人物了,可不敢让他们再去和女娃混一起,哈哈。”

说笑一般将弟弟们贡献出来取乐,略过了赵二婶子的关心,沈依依忙不迭的说起了山里野花的事儿,免得那腌菜什么的,真落到热心的赵二婶子这里。

“听说文人都喜欢风雅,婶子,你去山里大可折些花来卖,那虽说不值几个钱,可不过是随手的事儿,走街串巷的时候带上些,往哪文人多的地方多走几圈,多便宜!如真卖出去了,一日怎么也能多几十个钱,就是卖不出去,放家里也能熏熏屋子,好歹二叔是花匠,弄这个比旁人更容易些。”

这倒是实在话,也是个好点子,家里宝根宝田两个,一个十二岁,一个八岁,正是上下不得用的时候,重活指望不上,吃的到比旁人更多些,与其让他们在外头撒欢一般的浪费时间,还不如让他们卖个花,哪怕一日只卖出去一二十支,也能多点进项,让家里更宽裕些。

这么一想赵二婶子连连点头,并一脸懊恼的说到:

“往日也不是没见过做这个的,怎么就没往这个上头想呢,山里的花可是没主的多,落地了也是白瞎,还如给咱们得些好处,权当是给修枝的补贴了,这没本钱的生意真是能做的。”

喝,折个花还和修枝给连上了,果然不愧是花匠家的媳妇,沈依依哈哈大笑起来。娘两个你打趣我,我打趣你的,满院子的笑声,十分的热闹。

北峰到东峰横卧在晴天白云之下,春末夏初的季节里,满山都是葱郁的颜色,这样的山植物众多,丰沛了山林,也填饱了无数人的肚子,带给山脚下的县城无数的生机,无数的岁月里,小小的繁花县靠着山,养活了一代代的人。

沈依依也在山林中行走,不过为了不和县城的百姓争夺那些容易采摘的东西,也为了寻找更值钱些的药材,她自觉地往高处寻,往险处走着,以至于身单影孤的很。

不过这样的孤单却也方便了她发挥更多的实力,比如这会儿,沈依依的眼睛就像是雷达一般扫射四周,脚步更是快的让人咋舌,这哪里像是在山林坡地间行走,便是寻常平地也就是这样了,可见她如今的本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