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后长长的护甲从画像上划过,在这小孩的脸上划出了一道长痕,“本宫的好儿子对这副长相真是情有独钟。”
“从前对着邵望舒那孽障就百依百顺,如今换了个人,巴巴着又留在宫里当皇子。”太后笑意凉凉:“将来保不齐连皇位也要给了他。”
不礼佛的太后穿着艳丽,满头珠翠,硕大的九凤冠卡在发间,流苏随着太后的动作慢慢摇晃,太后漫不经心来了一句:“你说也真奇怪,这八竿子打不着的人,竟然能长得有几分相似。”
如意顿了顿,小声说:“这小孩的生母是宫里放出去的宫女,奴婢打听了一下,这宫女是琼州府人。”
太后听她往下讲。
“君后生母邵夫人进宫时称自己是景阳人,拿的路引是景阳的,说话口音也是景阳的,聊起来景阳如数家珍。”
琼州府和景阳一南一北,隔了得有数千里。
“说来也巧了,咱们北边景阳冬至都是吃饺子的,南边琼州府是吃汤圆的,邵夫人在时,恰逢冬至,小厨房里竟做了碗汤圆。”
太后豁然抬眼:“此事当真?过去二十多年了,记准了么?”
如意道:“奴婢特地去问了当时照顾邵夫人的嬷嬷,她是北边的人,冬至照例给邵夫人做饺子,邵夫人却说近来口苦,想吃点甜食,要她再去煮碗汤圆来。”
“因着郡王那头皆是北边的人,领份例时他们只领了做饺子的菜肉,为此特意再跑了一趟御膳房。御膳房道没食材了,嬷嬷又去别的宫室匀来的。那天还下了雪,嬷嬷受了冻,病了半月,因而印象十分深刻。”
太后给了如意一个眼神,如意会意地退下,写了张纸条,上面有邵夫人和那宫女的名字,放在了一根中空的筷子里,塞入食盒里。
如意将食盒拿给一个小太监,“今儿的蟹粉酥不错,康王殿下最爱这口,娘娘说给康王殿下那儿也送一份。”
小太监领着食盒找掌事太监办了报备了离宫的事宜,领了出宫牌子,带着马车出了宫。
天色将晚,马上慢慢行驶在路上,小太监难得能出宫,头上没有大太监们管着,架马车的速度极其的慢,悠哉悠哉晃悠着。
他坐在前头赶车,食盒放在后头车厢里。
隐约间,小太监感觉车晃了晃,风吹过,小太监打了个哆嗦,转身进马车里拿了件外袍披上,眼睛瞧见食盒,不放心地打开了食盒,一碟蟹粉酥,一双康王殿下常用的银筷子,都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