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公凑近德惠大师,小声问道:“大师,这姑娘怎么样?

德惠大师道:“的确是个好姑娘,与令郎极配。”

英国公喜形于色,“大师慧眼如炬啊。”

……

商澜一路疾行,到水清庵时竟出了一层细汗。

水清庵原是礼国公府的家庙,一开始只收族中妇人,但随着时间推移,庵堂人口渐多,规模便也大了,不少人慕名前来,把出过事的坏了名声的女孩寄放在这里。

刘达说,最近半年,这里多了两个年岁极小的姑娘。

乔大叫开庵堂的大门,里面走出来一个五六十岁的老尼姑。

她扫了一眼商澜等人,说道:“诸位施主,永安寺在前面。”

商澜道:“他们不进去。”她往前走了两步。

老尼姑打量她一番,笑道:“原来是女施主,请恕贫尼眼拙。敢问施主,来我水清有何贵干?”

水清庵是清修之地,不接待香客。

商澜取出金腰牌,“我是六扇门的大捕头,姓商,来此是有些公务要办,还请师太行个方便。”

老尼姑怔了片刻,“女子,大捕头?”

商澜道:“如假包换。”

涉及到官府公务,又是金腰牌,老尼姑不敢再拦,恭恭敬敬地把商澜请了进去。

水清庵第一进是佛堂,商澜入乡随俗,随老尼姑先去佛堂礼佛。

庵堂总体规模小,佛堂也不大,有几处黄色帷幔装饰,便比寻常佛堂多了几分温馨。

老尼姑取来三炷香,去燃烧的火烛处点了火,回来准备交给商澜。

恰在这时,一处帷幔后闪出一个人影,一把长刀带着风声朝老尼姑劈了过去。

商澜吓了一跳,猛地上前,一脚踢倒老尼姑,随后一滚,鲤鱼打挺站了起来。

“商大捕头好身手。”另一个男人从佛像后走了出来。

他身材高大,脸上蒙了面巾,说的虽是官话,但不是京城口音。

商澜喝问:“你们什么人?”

那人道:“自然是来抓你之人。”

四周都有脚步声传出。

商澜环顾,发现自已被六个孔

武有力的蒙面人包围了。

她踢了老尼姑一脚,“去香案下面藏好。”

老尼姑呜咽着爬了进去。

“商大捕头倒是仁善。”那男子指了指后面,“还有十几个,只要商大捕头乖乖跟咱们走,在下 就绝不加害这些尼姑。”

商澜冷笑道:“你是谁,我为什么要相信你的话?我怎么知道后面的人是不是还活着?”

那人也冷笑一声,“商大捕头自顾不暇, 就不要死鸭子嘴硬了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