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昌黎自然是不愿意开这个口子,大郑以农立国,农事为国之根本,商业利益太诱人,沿海地区百姓一股脑的都去经商,谁来种地啊?再者一旦开放商路港口,沿海地区歪风邪气更甚,不利于维护士人稳固的统治。
两个人都自成一派,拿海禁作为幌子在朝堂上互相倾轧,斗的是风起云涌,只剩下一个老成自在的万岁稳坐钓鱼台。
这些且都是后话,季岚熙的船队大部分也都不在沿海地区,目前的情况赵衍在辽东还用不上水师,一切都以步兵骑兵为主。
不过既然眼前的这位泰西人想要过来发一份光发一份热,也不是不可以,现在能允许被送到大郑的泰西人,大部分都接受过教育的。
毕竟是免费送上来的高级知识分子人才,不用也是白不用。
季岚熙抬眸问道: “你且说说你都会些什么?”
林安多一见季岚熙开口问话,便知道此事有戏,他长吁了一口气,小心翼翼地答道:“我会一些医术、地理、水利... ...”
“等等,你说你会水利?”
“是的,我会。”林安多有些骄傲,“夫人,我还可以开设讲堂,教您的孩子数算。”
“这倒是不必了。”季岚熙眨了眨眼睛,“我想让你教的不是孩子,而是大人。”
-
孟慎功在肃王府待了十几日,对王府的环境十分满意,季岚熙特意吩咐整整大半个后花园都交给他作为实验田,让他在里面自己捣鼓小麦和水稻。
他举起一盆小麦对着阳光细看,那盆小麦是他从家里带来的,现在长势十分喜人,生机勃勃,已经抽出细嫩的穗子。
孟慎功的旁边便是一片片的黄豆,这是他听王妃说的,两季作物之间可以在土里种下豆类,它们的根部能从空气里吸收一种营养,固定在土壤中,有利于下一季作物的生长。
他正哼着辽东民间小曲儿,一边把花圃的一根杂草拔掉,只听见后面突然出现一句生硬的汉话,不似中原人的口音,“你好,请问你就是孟慎功么?我叫林安多,是王妃派来一起负责农业水利的,从此我们便是同僚了。”
孟慎功心中一惊,连忙回头准备与自己的新同事行礼,不曾想那名同僚竟然是一名短发的头陀。
他细细一看,那头陀高鼻深目,皮肤白的吓人,身材高大,乍一看竟然不像人,而是个会说人话的大马猴!
孟慎功心下大骇,他第一次见到长成这样的人,王妃还真是... ...礼贤下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