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蹄声不小,等洛素赶着马车到了这村口,已经有人在此处张望了。
这是位白胡子的老汉,看着赶车的是个年轻的姑娘,眼神中闪过讶异。
洛素与老丈寒暄几句,表示自己和舅舅是来到景州行商,这一路风餐露宿的,眼见着天黑了,才见到了村子,今晚想要借宿一晚,车马劳顿,舅舅年岁大了有些疲惫,正在马车内休息。
老吴听那说话声是为老丈,也疲惫地现身跟老丈行了一礼。
“小村偏僻,少有外人来此,借宿自是可以的,两位如是不嫌弃,就宿于老汉家中如何?土瓦小院,还望莫要嫌弃才是。”
老丈看着两人风尘仆仆的样子,也没有怀疑什么,反倒是热情地迎进了门来。
洛素看着这小村的条件,泥瓦小院,坐落在景州边境,难免偏僻了些。
马车是个大物什,好在这位老丈在村中似是地位极高,家里的院子也很大,给洛素与老吴收拾了偏房出来,马车则是拴在外边。
老丈姓孙,这村里大半都是孙姓人家,大半辈子,去过的也就是距离村里最近的景源城,老丈对他们说,如果想要去景州城,就先去景源城,那里应该有商队。
老丈说,村里都是世世代代的农人,靠天吃饭,勉强过日子,祖祖辈辈都是这么过来的。
这村里乍一来了外人,有些村人来到孙老丈家门口张望。
“两位是哪州人?”
“鄞州人?难怪难怪。”一说两人来自鄞州,孙老丈就露出了个什么都懂的眼神,
他就说嘛,这寻常人家的小娘子,怎么会赶马车出门,还带着自己的老舅舅,既然是鄞州人,这就说得过去了。
虽然他老孙也没有什么见识,但鄞州女子的强势也是听说过的。
饭桌之上,孙老丈生活简朴,米粒分明的粟米饭,青菜摊鸡蛋,腌制的萝卜条子,已经是他能够拿出来招待的好饭。
知道村中生活艰难,老吴本想给银子抵了食宿,但孙老丈不肯收下钱财,老吴便取了半葫芦的酒送予他。
一辈子只喝着村中劣酒的孙老丈浅酌一杯,十分的满足。
“小老儿我这辈子,只得了一女,闺女长得像她娘,花容月貌,我们这十里八村都有名哩,孙家村三代之内不可通婚,我占了族里长辈的便宜,做主将闺女嫁到景源城,女儿有个号人家,虽说是嫁给个商户人家,那小子当初和你们一样,跑到我们村里来跑商。”
孙老丈的酒量不太好,喝了两句就开始上头,言语之间断断续续的,不乏对女儿的思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