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安堂内,曾氏和刘玉真正陪着老太太说话。
老太太是不赞成她留下的,哪怕大太太‘病’了一场。但是刘玉真毕竟今时不同往日,所以虽然是责备,但她的话也很客气,“真儿,你娘也病好了,你准备什么时候启程?”
老太太语重心长,“孙女婿一个人在京城需要人照料,你那天又不愿意从家里头给他选个妾室跟去,想来他如今定是多有不便。这一个家里头啊,还是要有个当家主母为好。”
“至于你娘,家里头会好好照料的,你呀不用担心。”
刘玉真回答:“您放心,娘身子如今也好了,待手里的事情处理完我和二舅便启程,不会耽误的。”
老太太满意地点头,正要说些什么忽看到丫鬟来报,“老太太,大奶奶来了,正候在外头呢。”
“大奶奶来了,”老太太虽然不明白这不早不晚的颜氏来寻她做什么,但还是吩咐道:“请她进来吧。”
颜氏脚步略有些急地走了进来,一进门便看到看着她的三个人,一个是她想要来寻的老太太,一个是大太太,还有一个是近些日子住在家里侍疾的五姑奶奶刘玉真。
见着了这三人,她莫名地松了口气,这心也放下了大半。
“你这是怎么了?”老太太奇怪地问道,“急匆匆的满头汗,可是出了什么事?”
颜氏脚步未停,继续上前走到了三人跟前行礼,然后才略有些尴尬地道:“老太太,刚刚下人来回禀,说是在湖边的假山附近看到了公爹和一妇人,太太知道后便气得不行,带着人匆匆去了。”
她小声道:“孙媳不敢怠慢,这便来回您,这事还得请您做主。”
老太太深深皱眉,“婉娘这性子,罢了我去瞧瞧。”
……
郭姨娘听完二老爷的想法后有些震惊,迟疑道:“老爷您的意思是要把玉莲送去知府府上,给知府老爷做妾?”
“不错,”二老爷有些得意地道:“玉莲貌美如花,进了知府府上定能受宠,可不比嫁个光杆的读书人强些?”
郭姨娘又问:“那,那王家?”
二老爷摆摆手,“王家又如何,这些日子我算是看清了,王家虽然富贵但是连知府的一根毛都比不上。那曾二还不是四品知府呢,知县、主簿、教谕等人就来拜见了两回,拜帖也是一堆堆的送。”
“等我成了知府的岳丈,一个秀才岂不是手到擒来?”
郭姨娘是奴婢出身,没什么见识也不识字,能够做妾穿金戴银有人侍候是她这辈子最得意的事,没觉得做妾有不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