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能是吴静香在京城的半年里,专注算学一道,也可能是她的算学自成一道,或许是他们师徒两在外人眼里一起出现的次数太少,导致很多人忘记了他们两人居然是师徒。
“咳!”
坐于主位置上的李丞相不由得咳嗽几声,护着自己的女儿说道:
“文仲,孩子之间的玩乐,你就不必掺和了吧?”
郑文仲如果要上台文比,还用比试吗?
胜负瞬间明了。
“我怎么就参加不得了,这比试也没说限制年龄,李相你也可以加入。”
郑文仲护犊子地说道,“我徒儿就这么一个人,孤零零地站在,我这当师父能不心疼吗?”
李相没想到郑文仲脸皮如此的厚,他也不可能下场厮杀,他这些年沉浮官场,哪里还有时间沉迷诗词,定是比不了郑文仲。
“师父。”
吴静香没有想到这次郑文仲不仅没有责骂她胡闹,甚至还亲自下场为她护航,眼眶瞬间湿红一片。
“你拜师一年了,为师也没教你什么东西,现在借此机会正好教授你如何作诗作词。”
郑文仲温和地揉了吴静香的小脑袋温和地说道。
擂台上师徒温情脉脉,擂台下的太学院长此时就并不好受,他的心灵正遭受李相集团的碾压摧残,可惜院长竟如顽石一般滴水未进。
“师父,你大约忘了,徒儿也是会做诗词的。
启蒙读物的许多诗词都是徒儿所做,你难道忘了?”
吴静香调皮地笑道,“徒儿好不容易精心策划一番,想在众人面前崭露头角,一展风采,师父你不会截胡徒儿点地机会吧?”
郑文仲倚老卖老,仗着自己的文坛的地位欺负小年轻,这事若是传出去,有辱他的名称。
文人讲究气节,吴静香定然不会师父因为护她而名节有损。
“就你这些简单的诗句,也拿来露脸,这不是丢人现眼。”
郑文仲鄙视说道,不过他还是下去了。
“师父您说的大道至简。”
吴静香说道。
吴静香所做的启蒙读物,当初刊印之时,郑文仲为了防止她年少成名,容易夭折,迷失方向,便让她不用本名,而是用了杭州时所用的文抄公的笔名。
所以京城内的许多人,甚至太学的师生,都不知吴静香也会作诗。
郑文仲走下台后,潇湘学社的人才松了一口气,这座文坛大山终于走了,泰山压顶容易喘不过气。
李相又怕郑文仲还整出什么幺蛾子,赶紧说了开始。
文斗的内容还是经典三样,对子、诗词、论经。
第一局依旧是对对子,吴静香作为挑战方,必须先接对方的对子。
潇湘馆第一局派出三人,吴静香需要对上三人的对子,才可出题。
“小女子就不客气了,游西湖提锡壶锡壶掉西湖惜乎锡壶。”
一个鹅黄的女子直接出了上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