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章

就算有些器物是文贤自己的,可那又能有多少?一个没有封地,没什么私产,也不受重视的长公主,能有多少值钱的玩意儿。

不过也正是因为摔了不少东西,这事才好查出来。

文贤福安母女二人争吵的原因,归根结底还是福安的婚事。

文贤是想促成自己女儿和新科状元纪旻叙的婚事,甚至也多番到坤宁宫探听皇后的口风。

以县主的身份配一个七品的编修,可算的上委屈,可文于贤却不以为然。虽说那人目前是七品编修,但同时也是新科状元,况且还又入了翰林,将来的仕途是难以估量的。

目光放长远些,在类比近年来的新科状元,若干年后,七品编修也未尝不可拜相入阁身居高位,升迁官位不过是时日的问题。再说了,以他们这种势单力薄的皇室宗亲,配勋贵人家,表面风光显赫,保不齐成了人家的车前卒利益牺牲品,是好是坏难以衡量。

文贤自己便是在这事上栽了跟头,如若不然,也不至于让先帝随意配了个小小的员外郎。

但福安却并不这样认为。

她言之凿凿,说这七品的编修三年过后肯定会流放边陲小地,留任京师都难,更不用谈其他的事情。她贵为县主,总不能跟着这样的人去边陲小地吧,那实在太失身份。

长公主又不信自己女儿的话,两人便争吵起来。

到后头,福安县主还说出了她那般猜想的实在是由。

福安县主说,她从太常寺少卿嫡次女的口中得知,这新科状元在殿试上所做的策论,影射工部尚书,而工部陆尚书可是内阁群辅,在六部之中枝叶繁茂,门生遍布,得罪了他,等同于是将六部中的人物都得罪了个遍,恐将来是难以在京师行走。现在不过是循着惯例,才安然的待在翰林院,可三年之后的境遇,就很难说了。

再者,这样初出茅就显尽显锐利不怕得罪人的白身,再好的仕途,也容易被这行事作风败了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