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想得到却未必愿意想通透。
他是天子近臣,理应在陛下面前提醒。
封连持言罢,李彻果真噤声。
目光空凝在灯盏上的火苗处,良久都未眨眼。
封连持也缄默。
许久,李彻低沉开口,“御史台背后是温国公在推波助澜,御史台能将密折单独奏到你这里,而不是在早朝时当众发难,是温余海想逼朕就范,双方各退一步,让温如写入主中宫,楚洛做朕妾氏;要么,将建安侯府参倒,鱼死网破,朕不娶温如写,也一样娶不了楚洛,还会将楚洛推向深渊……”
李彻脸色晦暗不明。
楚家三房的事一日还在,楚家便一日无法翻身,楚洛便永远都只能做他的妾氏,中宫之位楚洛无望。
除非,扳倒温余海,妥善处理楚家三房的事……
温余海能在这个时候拿捏他,是因为惠王之乱和宁王之乱后,国公府独大。
温余海若是不除,会让朝政重新回到早前世家把持的局面。日后不单是立后之事,天子的权势也会削弱。
温余海在朝中势力很深,亦很聪明。
惠王之乱和宁王之乱前,国公府都蛰伏,所以连太傅都让他拉拢和避讳国公府,但在惠王之乱和宁王之乱后,太傅中风,温余海才日益显露。要扳倒温余海不是一日两日的事,而是一年两年,甚至三年五载的事……
温余海一旦戒备,许是更长。
李彻垂眸。
***
夜色已深,宫中落钥,龙撵行至,禁军侍卫连忙开门。
龙撵到外宫门,换了马车。
车轮轱轱往太傅府去。
太傅门口的小厮连忙迎上前来,“陛下。”
“朕来看看太傅。”李彻低声。
早前若是太傅还在,他尚有人可以商议,太傅也惯来拿捏得住朝中局势,也不会任由温余海算计到天子头上。
但眼下,太傅中风躺在寝卧中,除却能听到他说话,连眼睛都睁不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