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管好一个府邸,单靠对身边人的信任与倚重是不行的,还得权衡厉害得失,让他们之间相互制衡。
她这次把外院的二管事提拔了起来,其实不单止制衡了老夫人那边的势力,还制衡了大管事的部分势力。
而若是再把侍书嫁给邬荣,把晴雁嫁给自己的陪嫁小厮,那么事情有可能就又回到了原点,甚至是更糟糕。
别到时候把老夫人的势力压制住了,这邬家的女眷们就又在后院遍地开花了。
虽说他们家一直以来表现得都很听话,但也不能如此。
之前还没定下把侍书许配给邬荣的时候还不觉得有什么,但如今一旦定下,那么这个情况就很明显了。
邬荣或者晴雁的婚事,不能够这么安排。
郭嬷嬷之所以这么建议,是因为她如今只想着曾淑初来乍到,应该与大管事拉进些关系,儿女亲事无疑是最好的办法。
以她的身份,还想不到十几二十年之后那么久远的事,
但身为侯府的当家主母,曾淑不能放任自己把邬家养成个尾大不掉的庞然大物。
于是她对郭嬷嬷道:“算了吧,我觉得晴雁配孙府医也挺好的,晴屏毕竟小了些,一团孩子气呢,那天让她给侯爷梳头结果她自己快被吓哭了。”
“还是晴雁好,嫁过去也是在爹娘眼皮子地下,想要再回来当差也方便。”
“至于我那两个陪嫁小厮,他们今年也才不过十六七岁,暂时不成亲也没什么,立业了再成家也是好的。”
郭嬷嬷自然是没有什么意见,点头道:“那便按照夫人的吩咐,老身把晴雁喊来再问一问,她若是同意了那这事就这么定了吧。”
“孙府医的身份不低,他们邬家没有不乐意的。”
果然,听到是以前见过的孙府医,晴雁害羞着答应了,而邬家更是欢天喜地,晴雁的母亲专程前来给曾淑谢恩。
至于孙府医知道是夫人身边的晴雁大丫鬟,不但知书达礼还温柔贤惠,也是高兴地应下,两家商量着在入冬之前就把婚事办了,而婚后晴雁也继续留在曾淑身边当差。
此外侍书和邬荣的婚事,曾淑也简单地透露了一句。不过没说是谁,只说她这边的确有一个合适的人选,但她暂时不准备放人,邬家若是答应的话得再等一两年。
邬家虽然有些疑惑,但也是欢喜地应了,还说过门之后定会当做亲女儿看待。
于是在接下来的日子里,侯府下人居住的地方,接二连三地办起了婚事。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就是晴雁和孙府医,以及近来颇受曾淑重视的耿管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