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打太后薨逝,关尔佳氏不上不下在御前慢慢没了那份儿特殊,泰平那老小子如同开了闸的猛兽,暗中的手脚已经快捂不住了。
皇帝不怕墨家出手,想要谋逆,无非就是从他不堪为君,或者民不聊生这方面去运作,想要有个正大光明‘清君侧’的理由,也得看他让不让。
他从登基以来,进退都有度,处理政事也是清明,百姓们日子并不难过,天灾人祸的在他铁血手腕之下,也没造成大的损失让灾民遍地,墨家如果想要运作,并不容易。
可皇帝心里还是略有些烦躁,正因如此,墨家能拿捏也最好拿捏的,非静嘉莫属。
若贵妃德不配位,他却宠信有加,甚至若是康太妃对太后动手的事情,也被栽赃成静嘉听他吩咐下狠手,正好能往他身上泼脏水。
一个忤逆不孝的昏君,即便推翻也能说得过去了,反正百姓们是不在乎他到底是不是真的昏君,他们只要能过好日子就行。
“传信给敖乐,不管发生任何事情,都以贵妃的安危为主,哪怕暂时叫那心思叵测的得逞些时候也无妨。”皇帝越想心里越是不安,对着孙起行沉声吩咐。
宫里的安排皇帝没叫人瞒着静嘉,可宫外的安排,皇帝怕隔墙有耳,也怕惊了鹭叫人发现不对,并没有跟静嘉提起,皇帝就怕到时候静嘉受到惊吓身子不适。
皇帝以为墨家筹谋了这么多年,也不差多等些时候三思而后行,毕竟如今的情形对墨家来说并非最好的时候,所以等孙起行传讯出去后,皇帝心里稍稍安定了些。
可他不知道,墨家原本放弃在先帝薨逝后动手,是因为康太妃的缘故。
过后泰平以为太后贪恋权势,定宁侯也是个蠢货,怎么都会把皇帝养废了,康太妃那边传过来的信儿也是说小皇帝软弱,他便也不介意多等些时候,好更做足些准备。
只这些年下来,论文,泰平已经是一品直省总督,论武,墨家从战场上退居幕后,却拿捏住了马佳氏和关尔佳是的把柄。西南动乱多,墨家掌握得并不算牢靠,可西北却是一直在墨家掌控之中的,包括北蒙那边,墨家都私下里有书信来往。
只可惜准备的这么充足,皇帝却越来越争气你说气人不!
泰平私下里不知道骂了太后多少次,那老虔婆看起来护着关尔佳氏,也一直纵着定宁侯打压皇帝,怎么还能叫皇帝一步步收拢权势,皇权越发稳固了呢。
他甚至开始怀疑是康太妃做了些什么,只是如今已经五十有四的泰平实在是等不得了,谋逆也非一日之功,再等下去,就算大事能成,他说不定也没有寿数登上高位了。
害死弟弟,不顾墨家祖训做了那么些事情,泰平为得是什么?还不是那把叫人痴狂的龙椅。
眼瞅着这会子皇帝不在京中,万事俱备,东风也在容嫔和关家二爷的配合下呼呼刮进了京城,泰平自然不肯放过这个好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