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可不是空头支票,”
对方笑道,转头看向谢雁,“小姑娘,这是我的名片和联系方式,如果你要读研,可以考虑一下我们学校的桥梁工程——”
周廊赶紧把人带走了。
苏筝可以让给严开明,毕竟都是一个实验室的,而且都是为华国交通做贡献,谢雁要是被桥梁工程带去了,他高速铁路怎么办?
“介绍一下,这位是铁道部的前院长,姚松。”
到了另一边,周廊才给谢雁介绍他身边的男人,“这是我的学生,谢雁。”
“您好。”谢雁大方和他握了个手。
姚松虽然已经到了退休的年纪,但看起来并不显苍老,显然是个很有个人主见的人,他穿着一件黑色外套,点头赞许道,“锦城交大的学生,果然没让我失望。”
刚才他也听到了那位桥梁专家对谢雁的欣赏。
这可不是纯粹的对后辈学生的欣赏,而是像刚才是在周廊眼中看到的,对一个专业天才的热情招揽。
“有这样的学生,还有我们华国无数的科研储备人才,你有什么不放心的?修高速铁路,肯定是利大于弊的。”周廊说了几句,话题必然离不开这几天来的会议主题。
“我也不是说不建,只不过,京沪线的货运压力真有那么大吗?国家财政情况比较紧张,铁路的投资占比也越来越少,你说建磁轨要花太多钱,建轮轨的钢材,不是也很稀缺吗?”
姚松摇摇头,态度很坚决,“而且,严教授说的也很对,要不然就等数年后,直接建磁悬浮,一劳永逸,要搞高速,就搞真正的超级高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