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春秋四十多岁,面色红润,性格温和而谨慎,高余南不同,他更加强硬,但不偏激,和陈一余聊了一会,谈到谢雁和报纸上的事情。
“这个小姑娘,可真能说,”
王春秋感叹,“我年轻的时候,可不比她大胆!”
陈一余摇头,“这几天埋头书堆,认真练习外文翻译,我让她做的工作,完成的比谁都快,以前这么没发现,谢北的女儿在语言上有这种天赋。”
他只能归结于以前谢雁沉迷恋爱,无心学习,现在走上了正途,智力用在了该用的事情上。
早该如此!
“我来也是找你借人的,”
高余南一来是为了摆放陈一余,二来,就是此行的目的,“我们有大量的外文资料需要翻译,但翻译组的成员,有一个不习惯这里的气候,病的严重,无法工作。”
实际上,外文的种类很多,其中,俄语、英语、法语等语言的运用更多,就比如王春秋,他留学苏国,懂得是俄语。
他们日常还有别的工作要做,这阵子,临时来了不少资料,需要有人专门对其进行翻译。
“我在瑞国大学抽不开身,正好,谢雁这段时间进步很快,”
陈一余没有犹豫,正好这个机会让她多接触一下,“她可以去锻炼锻炼。”
就这样,人临时被借去了。
刚开始,王春秋还有些担心谢雁做不好资料整理和翻译工作,但没过几天,他就对这个孩子放心的不得了。
她做的工作,认真又细致,效率极高。
谢雁换了地方工作,也认识了不少人。
一个组的,除了领头的王春秋,还有另一个翻译,叫做苏自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