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2章

听起来如叮咚泉水,沁人心脾。

“相公琵琶弹得真好。”

余水月头靠在柳白昭肩膀上,仰望天空中流动的白云,趁热打铁补了一句。

果然,经余水月一夸,柳大人的琵琶音更是不得了。

音传十里,让人回味无穷。

后来甚至吸引来了几批踏青人,想要一睹弹琵琶人的真容。

群山环绕,碧树成荫,一身白衣的柳白昭低头抚琵琶的画面十分美。

余水月一边看美人图,一边烤兔子,还得趁柳大人弹琵琶间隙,看准时机问他:“多点盐?”

柳大人文雅的抚琵琶,接地气的回答:“稍稍多些。”

踏青归家后,余水月根据当时的记忆画了一幅画,又绣成了手帕。

“娘看看,我绣得如何。”

余水月自认绣得不错,人物,绿油油的草坪,还有那种空荡荡的意境,拿捏的死死的。

杨氏看后连连赞赏:“这幅老翁抱子垂钓图,绣得相当传神,水月又进步了!”

余水月不明白,是她的绣技太抽象,还是杨氏的想象力太丰富,每次总能看到其他人看不到的图。

也许换个人,就能看出她想表达的内容?

于是余水月又拿着这幅“柳白昭抚琵琶”的绣品,问刚到京城的石榴。

因为要迁移涂欢教的教坛,石榴这些日子在西城与京城两地来回奔波。

“石榴,你看教主我绣得如何?”

石榴哪里懂得绣品,她先是拍手称赞:“教主都会绣花了?!您原来连穿针都不会呢吧!”

余水月:“闭嘴,看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