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遇妥帖的把两封信揣进怀里,不知怎么的,他忽然想到了秦怀铭。
当初他去谭秀才那里上学的时候,多亏了秦伯父说和,他入学后,又逢铭哥照顾。
他在县学讲学的期限近了,但去青溪书院的事,就算成功,也得翻年之后才动身。
这中间空着两三月,若是铭哥愿意,他倒是能够过去一对一给铭哥辅导一下。
秦遇心里挨个盘算,回去后,认真琢磨经义题和策论题。
其中一道是“谁言碧山曲,不废青松直。”【注】
意思很好理解,通俗点来说,就是品行高洁,出尘不染。
这题说好答也好答,说不好答也不好答。
不好答的原因就是因为“太好答”了。
因为它很笼统,好像怎么着都可以挨着边儿。但是想要脱颖而出,就很难了。
秦遇起身在屋里走动,窗户大开,寒冷的风吹动着桌上的书籍,但书桌正中间被镇纸牢牢压着的题纸,却丝毫未动。
他心中思绪万千,却一时没理个出来。
半个时辰后,他开始坐下答题,然而洋洋洒洒写下一番,却怎么看着都不满意。
秦遇搁下笔,揉了揉眉心。
不行,现在这状态太不行了。他在乡试答题的时候,都没有这么瞻前顾后,患得患失过。
他略微思索了一下,就知道原因出在哪里。他觉得自己有这个机会,是友人费了大力帮忙,所以一百个慎重都不为过。
然而却恰恰是这种过分的慎重,影响了他发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