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氏把鱼肉咽下肚后,笑道:“怎么都是同样的做法,我做的就没你做的好吃。”
“娘做的也很好吃。”
母子俩话着家常,晚饭后把厨房收拾干净,天色有些黑了,他们离开铺子,往住宅院子走去。
秦遇上午带回来的石榴,给谭夫子送了一份,烧饼大娘家送了一份,这会儿顺道给秦怀铭家送去。
赵家那边,赵锦堂本来就买了的,倒是不用再多此一举。
秦遇重回府学,日子跟之前没什么变化,依然是将大部分精力投入了学习中。
期间秦遇又收到了戚兰的信,对方说他在金陵青溪书院念书。
秦遇后来问过苏家大哥,对方跟他说,青溪书院在金陵名气很大,有“小国子监”之称。
秦遇当时就惊了,就算他还没去过京城,也听过国子监的大名。
那里不仅有天资聪颖的平民学子,更多的是世家大族的子弟,享受着成朝内最好的教育资源。
从国子监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参加会试。当然,如此优待,也不是没有限制。
如果那些王孙公子不能一次过,以后就再不能通过科举谋仕途了。
可即便如此,人家也照样吊打其他人。就算不能进权力中心,外放为官,做个知府也不是什么难事。
而民间有一个“小国子监”,怎么不让秦遇震惊。他想,那青溪书院到底是何等圣地。
秦遇有时候想,他已经从那个小镇走出来了,看见了外面的世界,然而戚兰的信点醒了他,跟整个成朝相比,他现在也不过是偏安一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