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亮了,她沉默地洗漱,然后吃过简单的早餐,走出研修楼,向隔离区走去。
穿过长廊抵达第一更衣室,洗手,换上内工作鞋,换好后经过洗浴室进入第二更衣室,看到在换衣服的其他同事,打声招呼,手卫生后戴防护口罩和帽子,再手卫生,戴外科手套,然后穿上隔离衣,戴外层手套,再穿上防护服,戴好护目镜,穿上靴套,然后再戴手套,互相检查没问题后,护长用马克笔在胸前帮她写上名字。
然后出门,进入隔离区,开始一天的查房,“怎么样,感觉好点没有?”
“昨天晚上睡得怎么样?”
“别担心,你既然来了这里,我们就一定会尽全力救治的,别有心理负担,难关肯定会过去的。”
“目前您的情况比较稳定,放宽心,相信您很快就可以出院啦。”
每一天,循环往复,或在查看危重患者的情况,或在安抚患者的情绪,或是查看新的检查结果,或是和同事讨论患者的病情变化,又或者......
电话响起,护士来电告知:“舒医生,罗教授和史教授过来查房了。”
她立刻起身,“我马上过来。”
这是她在病区除了听说病人病情好转之外,很难得的开心时刻,她可以凭借那双明亮的闪烁着淡淡笑意的眼睛,一眼就认出那个人来。
第八十七章 薪火相传。
自从一附院开始收治肺炎病人, 老爷子跟史今教授就保持着每天查房一次的频率,像约好了似的,都在下午过来。
不过今天有点特殊, 有电视台的新闻记者跟着来采访。
于是舒檀只和厉宁述打了声招呼,没有说话,就带着两位老师往病房里面走。
“今天患者情况怎么样?”史教授问道。
舒檀怀里抱着一个病历夹, 看着里面夹的交接班记录,应道:“截至今天中午,共收治患者58人, 其中重症患者17人,危重症3人, 另有3名患者病情加重, 已经转到负压病房继续治疗......”
病区才开了没几天就收进这么多人, 可专家说的高峰期却还没来,到那时, 绝对不可能只是这么点人。
她汇报病情的时候,老爷子也在仔细认真地听, 听完后问道:“吃中药的病人感觉怎么样?”
不管在哪里,要不要吃、愿不愿意吃中药,都是由病人自己来决定的, 有的人从心里就抗拒,硬要他吃也不见得就会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