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窄红 折一枚针 1638 字 3个月前

Clemen挑眉,打开文件先看估值结果,在他预想的区间内,再看估值过程,无论内容还是格式都非常完美,是典型的匡正风格,他顿时生出一股强烈的妒意,嫉妒老板把自己的模板给了那个外行。

忽然,他目光一顿,快速在几个工作表之间翻看,接着拿起电话拨段小钧的号码,只拨了前五位,手就停住了。

这个估值有一个致命伤——没做溢价处理。

像千禧这样处于膨胀期的大型上市公司,买方为了成为有控制权的大股东,需要多支付30%左右的费用,这个溢出的部分被称为溢价,但在段小钧的估值里,看不到一处关于溢价的分析。

Clemen不意外,那小子的社会学脑袋里根本没装溢价这个概念,而匡正给他的是个标准可比分析模板,溢价不在估值过程中体现,要在估值结果的基础上单独计算,问题于是出现了。

这不是个小纰漏,但很难被发现,因为客户只关心公司能卖多少钱,根本不会去看枯燥的估值文件,但匡正会,Clemen缓缓勾起嘴角,把座机话筒扔回去。

随后,他在内部系统里回复:看了,可以,下印吧。

第24章

段小钧早上没回家, 窝到楼层会议室眯了一觉, 十点多回到办公区, 看到Clemen的回复, 把估值结果装进PPT,最后检查一遍, 去影印中心下印。

50份全彩文件, 活页装订,封面是万融制式的双子星大厦航拍图,十一点拿到成品, 他抽了一册往匡正办公室送, 边走边翻, 突然停住了。

Clemen盯着他,看他从VP室门口折回来,起身问:“怎么了?”

“错了……”段小钧嘀咕。

Clemen心下一跳, 看了眼表,这时发现没做溢价处理,又是一场腥风血雨。手心微微出汗,他走过去, 见段小钧指着内页边缘装饰性的双色背景:“偏色了。”

Clemen长出一口气:“偏色根本不算个问题。”

这时匡正从办公室出来,看他俩凑在一起, 问:“干什么呢?”

“内页偏色, ”段小钧语气严肃,“黄色和蓝色是千禧的品牌色,我查了, 蓝色代表天空,是千禧的行业暗示,这么重要的细节,影印中心居然给我搞成了绿色!”

“千禧不会发现吧,”Clemen看向匡正,“我们以前从没注意过这种……”

匡正看都没看他,问段小钧:“重印还来得及吗?”

“我这就去影印中心,”段小钧斩钉截铁,“十二点半之前肯定给你拿回来!”

他说走就走,抱着那摞文件冲出办公区。

偏色是黄色颜料漏墨造成的,影印中心承认出错,但他们不只给M&A一家服务,让段小钧等着,段小钧能等,飞机等不了,他一屁股坐在工作人员的电脑前,连央求带发火,终于在匡正去机场前把重印的文件搬回来了。